期刊封面

《云南地理环境研究》杂志,创刊于1989,由云南大学主办,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类期刊,国内统一刊号:53-1079/P,国际标准刊号:1001-7852,《云南地理环境研究》杂志为中文双月,
云南出现神秘怪树,割开树干会留下鲜红血液,(2)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既林捷目高树长,活缩可爱,叶似樱桃而有三角,其汁液从木中流出,滴下如胶遗状,久而奸拧乃呈结斥作血色。 故意谓之血竭,采无食。这是出自宋代
既林捷目高树长,活缩可爱,叶似樱桃而有三角,其汁液从木中流出,滴下如胶遗状,久而奸拧乃呈结斥作血色。
故意谓之血竭,采无食。这是出自宋代《图经本草》一书中对血竭的记载。血竭在我国是可以与云南白药齐名的神药之一,它的使用历史据最早的古籍医书记载,早已超过了一千五百年。

中医将这种药材视为珍宝,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更被誉为活血之圣药。经过专家初步鉴定,这是剑叶龙血树,数量达五万多株。

如此密集的龙血树,说明她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,并且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。
看着眼前的龙血树,把根深深地插入岩石之中,让他们产生了疑问,龙血树为什么会放弃平坦肥沃的土地,却选择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呢?

专家通过对地质的检测发现,还有许多的碳酸钙是易溶蚀的,所以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就容易形成岩溶地貌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喀斯特地貌。
龙血树喜欢干燥和钙质,这里能让他们很好的去吸收营养。他们寻找到了最粗的一棵龙血树,对它的直径进行了测量,发现有44.5厘米。据专家介绍,这是他见过最大的龙血树。

据了解,景谷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,气温分为明显的旱季与雨季。同时还处于孟加拉湾,副热带高压西侧。
受其暖湿气流的影响,形成高温、高湿、多阴雨的气候,这样的气候也为龙血树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。

专家说,景谷县这里之所以保存下这篇珍贵的野生龙血树,从地理角度来看的话,曾经的第四纪冰川从未影响过这里是一个原因。
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龙血树所依赖的石灰岩地貌。由于石灰岩本身的隔离分化作用,使得岩层之中还有不少嗜钙植物,这也就解释了龙血树为什么会生长在陡崖峭壁之上。

龙血树的地方还伴有霸王鞭等植物,因为这两种植物都需要吸收石灰岩当中的钙。其实,这个龙血树所流出来的血并不是龙血,也不是人血,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无色的汁液。
那么为什么这种树木竟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呢?这就要涉及到我们的氧化问题了。

许多人都知道,空气的氧化速度是非常快的,并且不同的生物与物体,在空气的氧化之下就会形成不同的颜色。
而龙血树的汁液中,含有着数量不低的铁离子,当这些铁离子接触到空气时就会迅速开始氧化的过程。

最终经过氧化,它们就会变成红色,而这就让人联想到人类受伤后流血的状况,让人不由得心生恐惧。
这种树木最终流出的汁液之所以会凝固成类似人类的血块的东西,就是因为它们身体内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。

这让它们不会过多地流出汁液来,还能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,这种树木的结块机制倒确实与我们人类有着几分相似。
其实,不同的树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。因为每棵树的结构都并不相同,并且树枝中都含有不同的无机盐,树浆对于树就像血液对于人类一样。

至此,龙血树流血的秘密彻底被揭开。
专家介绍说,龙血竭在我国虽已有1500多年的药用历史,可现如今,由于人类的过度使用以及自然界的变迁,野生的龙血树数量已经极其稀少了。

物以稀为贵,每年都有人为了获取龙血竭高昂的利润而丧命。龙血树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出现,经历数次灾难之后仍能顽强生存,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,研究它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。

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,请关注我,为我点赞并转发,你们的每一份鼓励,都将是我做出更好作品的动力。
文章来源:《云南地理环境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yndlhjyj.cn/zonghexinwen/2021/1202/666.html